
销售热线:招商QQ29240
联 系 人:客服QQ-29240
娱乐网址:www.yttlsc.com
集团邮箱:29240@qq.com
电影《血战湘江》以真实的战争场面还原了红军长征中的壮烈一幕,动用了7600余人次兵力。
3.《通道转兵》思想指导使中央红军暂时摆脱险境,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5.电影《大会师》再现了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的伟大时刻,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为纪念长征胜利九十周年,从8月5日开始,10部长征题材佳片集结电影频道,让我们再一次聆听历史的回响!
8月5日播出的电影《血战湘江》,以真实的战争场面还原了长征中,革命先烈浴血奋战、誓死保家卫国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电影没有依靠电脑特效,动用兵力7600余人次、群众35000余人次、2吨、80吨汽油,竭尽全力地还原和再现红军长征史上的壮烈一幕。
会议决定放弃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方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使蒋介石在湘西消灭红军的企图破灭,避免了中央红军全军覆没的危险。
8月6日播出的《通道转兵》的思想指导,使中央红军暂时摆脱了险境,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奏响了长征伟大战略转折的先声。
乌江自古号称天险,两岸陡峭,水深流急,是遵义、桐锌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因此红军要夺取遵义、桐锌,就必须先渡乌江。
在8月7日《突破乌江》里,经过连续三天的拼命死守,红军最终攻取下碉堡,接应了大部队过江,为全军向遵义顺利进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遵义会议确立了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使中共中央和红军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
8月8日播出的电影《遵义会议》,不仅真实记录了遵义会议的全过程,同时展现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紧要关头的信仰追求和坚定意志。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里的那首《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旋律,至今萦绕心头。
驰骋于40万敌军中,红军战士四渡赤水,在运动中创造战机,是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在8月9日播出的电影《四渡赤水》里,为了真实的展现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领袖群像,导演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方言,让我们仿佛穿越历史,一睹老一辈领导人和军队统帅运筹帷幄,让处于绝境的红军起死回生的革命事迹。
8月10日播出的电影《金沙水拍》和8月11日播出的电影《彝海结盟》则从日常生活及情感侧面的新视角,展现长征中先辈们那博大的内心世界。
无论是8月12日播出的电影《大渡河》,还是8月13日播出的电影《万水千山》,都为我们再现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历时2年,转战14个省份、开展30多次重要会议、遭遇600余场重要战役战斗、爬过18条山脉、渡过近百条河流、征途跨越65000里……
最终,在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3支队伍走到一起,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创造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中国从稚嫩走向成熟、人民军队从弱小走向强大、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转折点。今天,我们通过银幕上“重走长征路”这样的形式去寻回难能可贵的长征精神。
银幕上,一组组流动的画面,为我们再现了令人血脉偾张或热泪盈眶的长征故事, 深深震撼和抚育着我们的心灵,成为篆刻在胸中永不泯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