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热线:招商QQ29240
联 系 人:客服QQ-29240
娱乐网址:www.yttlsc.com
集团邮箱:29240@qq.com
上犹县档案馆珍藏着一份意义非凡的红色档案《少年先锋队上犹县队部委员会成立宣言》。这份档案生动地记录了一段热血澎湃的青春故事,而故事的主角——那些年轻的少年先锋队员们,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究竟是如何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呢?
上犹县档案馆馆藏:《少年先锋队上犹县队部委员会成立宣言》(1932年1月18日)
上世纪30年代初,赣南苏区作为中国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正处于军队的“围剿”与红军的反“围剿”斗争的激烈时期。上犹县作为赣南苏区的一部分,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军事压力和经济封锁。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少年先锋队的成立不仅是革命的需要,更是希望的火种,象征着革命的未来和希望。
1931年10月,中共上犹县委为统一指挥各地暴动队,将各暴动队编组为游击大队,并建立了赤卫军和少年先锋队。赤卫军和游击队多由成年人组成,而少年先锋队则汇聚了16岁到23岁的热血青少年。他们虽年少,却怀揣着炽热的革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一手拿锄头劳作,一手拿武器战斗,成为苏区革命斗争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1932年1月18日,上犹县少年先锋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郊区竹林坝召开。当时,苏维埃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犹县革命形势高涨。大会旨在动员少年儿童参与革命,发挥他们在苏维埃建设中的作用。会议听取了筹备工作报告,回顾了少年先锋队在上犹县的组织发展和前期革命活动情况。随后通过了《少年先锋队上犹县队部委员会章程》,明确了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工作原则,推举何金产为队长,李钦本等8人为委员,分别负责组织、宣传、军事训练和后勤等工作。
会议最后,少年先锋队上犹县队部委员会发表了成立宣言。宣言虽然简短,却字字千钧:“我们要在的统一领导下,努力争取应有的权益,消除各种不合理待遇。我们要为苏维埃的各项事业,包括劳动法和土地法的实施,而奋斗。广大劳苦青年要勇敢坚强,积极投身红军,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让我们坚决拥护中国和共青团,为一切革命利益而奋斗,为劳苦青年的解放而欢呼!”
这份宣言,点燃了无数热血少年心中的革命之火。不久,上犹各区、乡、村的青少年们迅速行动起来,纷纷成立了少年先锋队队部委员会,构建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组织架构。少年先锋队不仅全力配合游击队和红军作战,还主动承担了许多重要的日常工作。他们在村口站岗放哨,警惕敌人的一举一动;他们走街串巷,宣传革命思想,用稚嫩的声音唤起乡亲们的觉醒;他们协助红军运输物资,翻山越岭,不惧艰难险阻。尤其是在1932年5月的扩红月中,全县共有400余人加入红军,其中大部分是少年先锋队队员。
在这些热血少年中,有一位后来成为开国少将的英雄——钟元辉。他1912年出生于营前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打零工艰难维持生计。1928年,率领的红军路过营前镇,“不准打骂徒弟和店员”等宣传标语深深触动了当时还是学徒工的钟元辉。他毅然加入工人纠察队,成为一名积极的革命活动分子。1930年,他加入中国青年团;1932年,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
此后,他投身革命,历经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长征途中,湘江战役里他身负重伤,却咬牙坚持战斗,为中央纵队过江赢得了宝贵时间;过草地时,他带领收容队,多次拯救陷入绝境的红军战士,自己也多次濒临生死边缘,但最终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走出草地。新中国成立后,钟元辉先后担任北京军区干部部副部长、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天津警备区政治委员等职,并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青春之火,永不熄灭。从上犹县少年先锋队的革命征程中,我们看到了青春的力量与担当,而这份《少年先锋队上犹县队部委员会成立宣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的火种。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传承这份红色基因,以青春之火,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