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热线:招商QQ29240
联 系 人:客服QQ-29240
娱乐网址:www.yttlsc.com
集团邮箱:29240@qq.com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师,军中响当当的第一师,孕育了闻名全军的硬骨头六连,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这支钢铁之师直到1958年才踏上回国的路,成为最后撤离朝鲜战场的作战师。这支部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这一天,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人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从这次起义中走出的武装力量,后来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
红一方面军?那就是我们的老祖宗。一位第一师的老兵自豪地说,当年朱德总司令、毛主席都是咱们红一方面军的领导。
1930年2月,在江西老区,红一军团第一师正式组建。此时的红一军团由朱德任军团长,任党代表。红一军团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历史最长、战斗力最强的主力部队。第一师成为这支劲旅中的排头兵,开创了第一师这个光荣称号。
老战士李德明回忆说:当时我们部队穿的是缴获的军装,武器也是各式各样,只有帽子上的红五星表明我们是红军。虽然条件艰苦,大家心里都亮堂着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第一师作为先锋部队,率先踏上这条充满艰险的万里征途。从突破军队的第一道封锁线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再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第一师都冲在最前面。
红军长征途中,第一师配合中央纵队掩护党中央和毛主席安全通过。一个连队面对整团的追击,全连战士用身体筑起血肉长城,以身殉职,无一人生还。这就是著名的十送红军。
老红军张世才曾经回忆说:我们第一师战士穿草鞋走过雪山草地,脚上的冻疮裂开了,就用草药裹一裹,继续走。没人喊苦叫累,不掉队就是胜利。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此时的红一方面军已经历了严峻考验,红一军团第一师也在长征途中不断淬炼。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一军团第一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在八年抗战中,第一师转战华北,开展游击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内战。1946年6月,经过整编,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1948年11月,在辽沈战役中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师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当时的第一师战士站在广场上,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不少人热泪盈眶。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师驻扎在东北地区。谁也没想到,一场新的战争正在酝酿,这支英雄部队即将踏上异国他乡的战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以联合国军的名义介入朝鲜内战,并直逼鸭绿江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第一师作为主力部队之一,奉命入朝参战。当时的第一师官兵没有一个人犹豫,全师上下一片慷慨激昂。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无法想象那种场面,曾参加抗美援朝的第一师老兵王明生回忆道,我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带着简陋的武器装备,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许多战友走上战场时就已经做好了不回来的准备。
1950年11月,在第二次战役中,第一师奉命阻击美军第一骑兵师。这是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较量。美军拥有先进的坦克、火炮和充足的航空支援,而志愿军第一师只有步枪、轻重机枪和少量迫击炮。
面对强敌,第一师采取钻入敌人肚子里的战术,发挥近战、夜战、山地战三大特长。战士们利用复杂地形,依托有利地势设伏,等美军坦克穿过后,突然发起猛烈攻击。
这场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第一师以伤亡300余人的代价,毙伤美军1200多人,击毁坦克18辆,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例。
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打响。第一师肩负攻克汉江南岸美军阵地的任务。这一战区域内的美军火力密集,志愿军需要强渡汉江
第一师官兵冒着枪林弹雨,成功突破美军防线,全歼守敌一个加强营,为整个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这是朝鲜战争中最为惨烈的阵地攻防战之一。第一师奉命参战,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精锐部队。
这场战役中,上甘岭597.9高地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美军集中了数百门火炮轮番轰击,597.9高地被炸得寸草不生。第一师战士们挖出了复杂的地下工事网络,顽强抵抗。
第一师第二团第六连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尤为突出。面对美军连续不断的进攻和狂轰滥炸,第六连战士们死守阵地43天,被美军称为无法摧毁的堡垒,由此赢得了硬骨头六连的光荣称号。
上甘岭战役持续了43天,志愿军以顽强的意志力赢得了胜利。第一师作为主力部队之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战争虽然结束了,志愿军却没有立即撤离,而是留下来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1958年3月,第一师作为最后一批撤离朝鲜的作战部队踏上回国的路途,被誉为抗美援朝最后回国的作战师。
八年间,第一师先后参加了五次大型战役和数十次战斗,击毙击伤美军3000余人,俘虏500多人,击落击伤敌机22架,击毁坦克76辆。第一师官兵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有1800多名官兵长眠在异国他乡。
我们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证明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任何力量都不能欺负我们!一位第一师老兵骄傲地说。
第一师第二团第六连,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支普通连队,因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勇表现,成为了全军闻名的硬骨头六连。
硬骨头这个称号来源于战场。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曾扬言要在24小时内拿下志愿军阵地。美军集中使用了几十种新式武器,包括凝固汽油弹、燃烧弹等,对597.9高地进行地毯式轰炸。
第六连一个排的阵地被敌人的炸弹炸成了一片焦土。排长带领仅剩的几名战士顽强抵抗,拒绝后撤。美军的一名军官惊讶地通过无线;这是一群什么人?无论如何轰炸都纹丝不动,实在是太硬了,简直是一群硬骨头!
这句话被志愿军的情报人员截获,硬骨头的称号由此诞生。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第六连的事迹在全军传开。连队26名官兵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全连被朝鲜政府授予上甘岭英雄连队的光荣称号。
回国后,第六连继续发扬在战场上形成的优良传统。连队官兵牢记使命,刻苦训练,成为部队中的标杆。
1964年2月,为硬骨头六连题词:学习硬骨头六连。这一题词迅速在全军传开,掀起了学习硬骨头六连的热潮。
1977年10月,六连被授予模范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1983年2月,正式授予六连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
六连战士的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第一师政委曾这样评价,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锻造出来的。
几十年来,硬骨头六连始终保持着优良传统。连队官兵牢记前辈的教诲,发扬不畏艰险、敢于胜利、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硬骨头精神。
在和平时期,硬骨头六连转变为一支训练尖子连。无论是军事比武还是专业技能竞赛,六连都名列前茅。六连还多次参加国际军事比赛,为国争光。
我们连队的兵,就得比别人多流一把汗,多走一段路。这是六连历代连长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六连一以贯之的训练理念。
如今的硬骨头六连,已成为中国军队的一张闪亮名片,第一师的骄傲,全军官兵学习的榜样。
1985年,军队进行重大改革,第一师调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一集团军第一师,成为新型陆军机械化部队的一员。
这次改革意味着部队从过去的人海战术向机械化、信息化方向转变。第一师面临的挑战不小:新装备不断涌入,官兵需要学习全新的技术知识;作战理念发生变化,部队需要更新战术思想;训练模式转型,须适应现代战争需求。
面对挑战,第一师发扬硬骨头精神,积极适应改革。短短几年间,第一师就从传统步兵师转型为一支装备精良的机械化部队。
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师正式改编为第一摩托化步兵师,装备更加现代化。装甲车辆、远程火炮、先进通信设备等现代化武器装备逐渐列装第一师。
过去我们打仗靠两条腿走路,现在是装甲车驮着打。一位第一师老兵感慨道,但不管装备怎么变,我们硬骨头的精神不能变。
随着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第一师也走上了科技强军之路。连队作战指挥系统实现数字化,战术训练引入模拟系统,官兵军事素质全面提升。
现在的训练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多了,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参观部队后感慨,要是当年有这装备,美军就更不是对手了!
2010年,第一师被评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是对第一师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此时的第一师,已经成为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现代化部队。
2015年,军队改革再次深化,第一师编入中部战区陆军。改革中,第一师保持了建制完整,这也体现了军队对这支英雄部队的特殊重视。
2017年,在庆祝建军90周年的阅兵式上,第一师代表方队威武亮相,受到全国人民瞩目。当第一师方队通过广场时,解说员特别介绍了这支部队的光辉历史和硬骨头六连的英雄事迹。电视机前的观众纷纷为这支英雄部队点赞。
从南昌起义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从和平建设到改革强军,第一师走过了一条光荣而艰辛的道路。
第一师始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一位军事专家评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作战形式如何演变,第一师都能适应形势发展,保持旺盛战斗力。这与该部队始终传承硬骨头精神密不可分。
今天的第一师,已经成为一支适应信息化战争需求的现代化劲旅。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第一师将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当新一代官兵站在朝鲜上甘岭战场的纪念碑前,看着碑上镌刻的先辈名字,无不肃然起敬。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早已化作历史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前行。
军中第一师,硬骨头六连的摇篮,抗美援朝最后凯旋的英雄部队,必将在中国军队的历史上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