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热线:招商QQ29240
联 系 人:客服QQ-29240
娱乐网址:www.yttlsc.com
集团邮箱:29240@qq.com
建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历久弥坚。以文字打开历史,借声音重温岁月。一个个红色故事、一封封红色家书,印刻着优秀中华儿女接续奋斗、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先进事迹,印刻着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萧山区妇联特别开设【百个故事讲党史·百封家书颂党恩】专题栏目,通过榜样引领,诵读家书,重温红色故事,展现故事背后的深刻价值。
1934年9月上旬,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多人,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原来推行“左”倾错误的中央领导人,在实行这次突围和战略转移的时候,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了搬家式的行动,随军带上印刷机器、军工机器等笨重的器材。全军8万多人在山中羊肠小道上行进,拥挤不堪,常常是一夜只过了一个山坳。
“追剿”军达16个师、77个团,布置了四道封锁线。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的时候,红军在湘军和桂军夹击下,付出了极大牺牲。当时担负掩护任务的红三十四师已不足1000人,成为一支身陷重围、无法过江的孤军。面对十几倍于己的强敌,师长陈树湘一身是胆、毫无惧色。他率领全师战士奋力抵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城墙”,与敌人鏖战四天五夜,为红军渡过湘江赢得了宝贵时间。伤重被俘后,敌人将他抬去邀功途中,他醒了过来,自己绞断肠子,壮烈牺牲。被阻在湘江东岸的红三十四师、红三军团第十八团,最后弹尽粮绝,大部英勇就义。烈士鲜血染红了湘江,以至当地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
湘江战役后,党内对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一直进行着激烈的讨论。193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举行会议时,根据的建议,通过决议,放弃到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贵州北部进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一个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转折点正在到来。
原标题:《【百个故事讲党史·百封家书颂党恩】第三十二期《中国简史》——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