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热线:招商QQ29240
联 系 人:客服QQ-29240
娱乐网址:www.yttlsc.com
集团邮箱:29240@qq.com
长征被誉为人类历史上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在这场艰难的历程中,红军不仅参加了600多场激烈的战斗,而且许多关键性的指挥官,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指挥官——许多甚至不到三十岁,都英勇地献出了生命。尽管他们面临了无数的困境和磨难,但红军依然成功地会师于陕北革命根据地,为日后红军的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此,红军的队伍开始像滚雪球一样,逐步壮大,最终取得了胜利。
回顾历史,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决定进行战略撤退,开始长征,目标是陕北。表面上看,这一决定似乎有明确的战略目的,但实际上,这一决策并非精心策划的结果。虽然历史上有诸多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指挥员展现了超凡的战略眼光,但事实上,许多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这段历史过程的复杂性。这种误解不仅扭曲了历史,也没有尊重当时的指挥员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实际上,红军在最初并没有设定长征的最终目的地为陕北。情况比外界想象的要复杂得多。192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败北后,为了逃脱军的追击和包围,不得不做出战略性撤退,离开中央根据地,踏上了漫长的长征之路。虽然看似是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但最根本的动机,依然是为了保存实力,争取生存的机会。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红军需要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此时,红军的领导层并非我们熟知的,而是博古和李德。相较于蒋介石的军事策略,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显得较为薄弱。随着战局不断恶化,红军所占领的根据地逐渐缩小,目标也发生了不断变化。最终,红军把目标转向了湘鄂川黔根据地,这是一个相对接近中央苏区的地方,并且红2军团由贺龙、周逸群指挥,红6军团则由任弼时、萧克和王震负责指挥。
红2军团和红6军团在会合后,人数一度超过了5000人。同时,博古带领的约7万红军部队(其中1.6万名红军留守苏区继续作战)与红2、红6军团合流。这一战略意图是十分明显的,但由于博古和李德对战局的误判,红军最终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蒋介石早已在沿途布置了埋伏,红军的处境愈发险恶。
在这一决定性时刻,未能掌握指挥权,只能眼睁睁看着部队陷入敌人的陷阱。博古和李德带领着剩余的7万红军逐渐进入困境。在湘江之战中,红军在国军飞机和大炮的猛烈攻击下,最终只有不到3万红军成功渡过湘江。湘江东岸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红8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如果没有红军战士顽强的抵抗,蒋介石的目标几乎就会实现。
这场惨烈的战斗引发了红军高层的深刻反思。经过复盘,红军领导层认识到博古和李德在指挥上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尤其是未能把握住湘江周围的空隙地带,选择了消极撤退,最终导致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博古和李德仍坚持原计划,继续向湘西推进。这一举动让蒋介石有了时间调整战略,集中兵力,准备彻底消灭红军。
在红军命运岌岌可危之际,张闻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提出了改变战略路线的建议,主张红军应转向贵州进军,因为那里的敌人较为薄弱。然而,由于当时未能完全掌握指挥权,他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在一场关键的会议中,张闻天支持了的提议,决定放弃与红2、红6军团的会合,转而向贵州方向进军。这一决定在湖南通道县的会议中获得通过,会议也因此被称为“通道会议”。
“通道会议”不仅改变了红军的命运,也为赢得了更多的领导权。紧接着,遵义会议进一步巩固了的领导地位,红军的战略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此后,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华,成功地将蒋介石的兵力引导至错误的方向,使蒋介石陷入了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