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热线:招商QQ29240
联 系 人:客服QQ-29240
娱乐网址:www.yttlsc.com
集团邮箱:29240@qq.com
军在红军突破澧水封锁线时,就开始作新的部署以追堵红军。蒋 介石看到围歼红军于龙山、永顺、桑植之间的计划破产后,便命陈诚撤离原 在湘黔、湘鄂边境地区布置的防线,进行重新部署。除留下湘鄂川边区“剿 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徐源泉(任第10军军长)部和孙连仲部(第二十六路军)继 续对湘鄂川黔苏区的红18师进行“清剿”外,集中5个纵队共12个师,分 路向红二、六军团追击,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湖南沅江与资水之间地区。
具体部署是:以樊嵩甫纵队的4个师渡过沅江,向新化、溆浦前进,以 李觉纵队的3个师从沅陵、泸溪向辰溪、溆浦前进,这两个纵队组成“追剿” 军,由何键任总司令,负责“追剿”红二、六军团;陶广纵队3个师和郭 汝栋纵队8个团开抵沅江西岸,为堵截部队;汤恩伯纵队2个师入湘,调长 沙、岳阳防守,作预备队。此外,新化、溆浦以南仅以保安团防守,兵力空 虚。同时,为防止红二、六军团由湘入黔,薛岳也于11月28日致电吴忠信, 增调6个师又1个旅加强黔东防线,防堵红二、六军团进入贵州。敌人的意 图很明显:就是攻守结合,步步推进,在防止红军西出的同时,企图将红军 限制和消灭在沅江和资水之间的地区;如果不能给红军以打击,则极力将红 军向南(两广)压迫,进入与蒋介石矛盾极深的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的地 盘,使红军与粤、桂军阀部队交战,蒋介石则可坐收渔翁之利。
这期间,各路敌军行动很不协调。11月30日,军李觉纵队先头 部队第16、第19、第63师从西北方向赶到了浦市、辰溪附近。此时,这3 个师的敌入孤军深入,兵力分散,这种态势有利于红军各个歼击。但是,由 于红二军团领导人对于敌人估计不足,“认为敌不能迅速追进,未估计到敌 新‘围剿’部署已成,兵力集结,易于转为‘追剿’部署”,因此,红二 军团进到湖南中西部后,主力散布过宽,一时收拢不及,失去了这一歼敌的 良机。待部队收拢时,樊嵩甫纵队4个师也从柳林汊和桃源过了沅江,分两 路向溆浦、新化间前进。12月6日,红二军团主力第4师、第6师和第17 师转到湘军侧后,准备在湖南坡、大水田地区侧击樊嵩甫纵队的右翼,不料该 敌已先一天通过,进到了马辔市、东平一带。而李觉纵队却利用红二军团主力 向东北伸出的机会,乘虚袭击溆浦。这时,溆浦城内驻有红二、六军团后方机 关,情况危急。王震当即率领红16师驰援,指挥部队抗击李觉纵队,相持一 夜,于7日撤出战斗。至此,军主要的“追剿”部队7个师都已经接近 了红二军团。在西面,陶广纵队的3个师和郭汝栋纵队8个团正沿沅江向南伸展,东面汤恩伯纵队两个师也正由岳阳、长沙向宝庆急进,企图通过正面追击 和两翼迂回的布势将红二、六军团限制和消灭在沅江和资水之间。
鉴于敌情严峻,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人认为, 挺进湘中已经达到休整和调动敌人的战略目的,“溆浦、新化间地区已不能 停留”,决定按原定计划退出湘中地区,摆脱尾追之敌,向石(阡)、镇(远)、 黄(平)方向转移。
石阡就在红二、六军团驻地的正西面,但是,经过研究,贺龙、任弼时 等人决定依据朱德、张国焘关于首先向东南、再求西进的电报指示,为了尽 量调动和疲惫敌人,使敌主力远离红二、六军团预定到达的地区,转移行动 继续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
12月11日,红二、六军团由溆浦潭家湾、底庄、桥江等地出发,兵分 两路,急进东南,摆出东渡资水的姿态,以迷惑和调动敌人。行动之前,红 军进行了战前动员。为激发指战员们的政治热情,部队印发了关于解释溆浦 失守与红军任务的专门通报,在部队中进行解释,从政治上准备继续进行战 斗;同时对在辰溪、溆浦扩大的新战士做了一些专门的政治上、组织上的工 作。经过动员,部队斗志高昂,按照总指挥部的命令向东南疾行。
贺龙的这一招,把敌人搞懵了。15日,陈诚发觉红军“南窜”后,立 即命樊嵩甫纵队、陶广纵队、李觉纵队向南追击;汤恩伯纵队从湘潭向湘乡 西进,配合樊嵩甫、陶广、李觉等3个纵队“进剿”。红二、六军团向东 南方向连续突击9天后,进抵高沙市、洞口一带。“追剿”军总司令部前敌 总指挥刘建绪于18日、20日连发两电,命樊、陶、李、郭、汤五个纵队合 力“进剿”红二、六军团,其中李觉纵队三个师由北向南“衔尾猛追”,陶广纵队两个师在洞口以东地区配合李觉纵队“夹剿”,樊嵩甫纵队和汤恩伯 纵队“由隆回、宝庆(今邵阳)向高沙、武冈前进”。驻邵阳的敌第六区保安 司令只有两团人马,也奉命在城西巨口铺加紧构筑工事。城里的豪绅、官吏 看到军队如此慌张,以为邵阳肯定保不住了,纷纷逃向长沙, 一时 “搬物迁逃者满城皆是”,汽车站挂号搭车的竟有千人,出尽了洋相。这样 一来,追击的敌人全被牵到湘南来了。
但是,红二、六军团突然掉头西进,位于沅江东岸的陶广纵队见状连忙 向南急进,企图阻挡红二、六军团西进。
将大批敌人甩在湘南后,红军兼程急进,挺进黔东。12月22日凌晨, 红军在武冈与绥宁间侧击陶广纵队第62师,目的是打开入黔通路。
红二军团4师首先在瓦屋塘投入战斗,红12团担任正面主攻,红10团 从右翼佯攻。贺龙命红六军团绕道金屋塘,拟从后面对敌实施攻击。不料, 红六军团在金屋塘被敌军截住,迂回行动受阻。这时,与敌人交战的各部队 进展困难,敌人炮火十分猛烈,红军伤亡不少,拖延下去于红军不利。这 时,贺龙同任弼时、关向应商量后,决定调红5师从左翼加入战斗。
红5师是在部队转移时,由鄂川边、龙桑、龙山3个独立团组成的,干 部、战士大部分来自地方部队。师长贺炳炎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部赶往前沿, 部署战斗。当红5师前卫15团翻越瓦屋塘的东山、临近山顶时,忽然山上弹 飞如雨,不少干部、战士霎时倒在飞弹之中。原来山顶已被敌军抢先占领了。
这时,贺炳炎赶到前线,在向团长李文清问明情况后,说:“这里我来 指挥,你速去报告贺总,说遇到大批敌军阻击,请贺总放心,山头一定拿 下。”随即指挥部队向敌人发起冲锋。贺炳炎知道,指挥员的榜样,就是战 士的力量,尤其对刚由地方武装升为正规红军的部队更是如此。李文清走后,贺炳炎当即集中了十几名机枪射手,给他们下命令说:“机枪掩护。”言 罢,他不顾警卫员的劝阻,夺过战士手中的一挺花机关枪,大声喊道:“同 志们,跟我来!”说着,第一个冲了上去,与战士们一道向敌人发起了冲 锋。“一夫投命,足惧千夫”。指战员们见师长带头冲锋,顷刻间士气大振, 纷纷高喊着“杀”冲了上去。
红军发起冲锋,敌人的枪声也“嗒嗒嗒”地响得更凶,但被红军的机枪 火力吸引,红军趁机冲到山根之下,敌机枪失去了作用。于是,贺炳炎带着 部队,钻进了树丛之中,向山顶迂回。不料,敌人一发炮弹落到贺炳炎身 边,警卫员掩护不及,贺炳炎右臂被炸断。
看到师长负伤,战士们激愤不已。一时间,山上山下,枪炮齐鸣,杀声 震天,烟尘蔽日。这场遭遇战从中午打到黄昏,双方均伤亡甚重。此时,红 六军团绕过金屋塘,从敌人背后攻上来,敌遭红军前后夹攻,立刻溃败下 去。最后,陶广的人马终于不支,狼狈逃窜,东山通道被红军的刺刀打开。 大队人马很快翻越了东山,向湘黔边境的晃县进发。
贺炳炎被抬到总指挥部卫生部时,已呈昏迷状态。以往,说来也神,他 负伤虽多,好得却也快,往往刚包上绷带,他又照样冲锋。同志们风趣地说 他的血好,可贺炳炎却诙谐地说:“敌人的子弹没劲,打到身上,软不塌塌 的,没有什么了不起。”可这次却不同往常。卫生部长贺彪一看,创伤处 骨头粉碎如泥,右臂只剩下一点皮连着。同时贺炳火还患了急性肺气肿,呼 吸困难,如果不立即截肢抢救,便有生命危险。要做这么大的手术,需要医 药器械,可当时大部分医生携医药器械随攻击部队到前线抢救伤员去了。
怎么办?贺彪立即派人将情况飞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请求指示。 总指挥部领导人得到消息后,急忙赶到卫生部。贺龙一来,就急忙问道:“贺 炳炎的伤怎么样了?”
卫生部部长贺彪心情沉重地说:“右胳膊完全被打断了,看来是保不住了。”贺炳炎的战斗作风颇似贺龙,外人常将贺炳炎比为“小贺龙”。贺龙对 贺炳炎十分爱惜,视其为左膀右臂,现在贺炳炎断了一臂,贺龙自是伤感不 已。他知道,这条胳膊对贺炳炎来说,该有多么重要啊,可不锯又不行。
当下,贺龙同任弼时商量决定:派出警戒部队,监视敌人的动静,部队 推迟转移,立即为贺炳炎施行截肢手术。没有麻药,贺彪就给贺炳炎嘴里塞 上一条毛巾,让他忍住疼痛。前边枪炮声不绝于耳,后边截肢手术紧张地进 行。手术进行了约两个小时,臂骨被锯下来了,截面,用钢锉锉平了。贺炳 炎身上就像被水淋过了一样,嘴里的毛巾也被咬烂了。他含着热泪对探望他 的贺龙总指挥说:“老总,我还能打仗吗?”贺老总摸着他的头,擦去他脸 颊上的泪水,勉慰道:“为什么不能打仗?!你还有一只手嘛!”说着,贺 龙转身要了两块手术时锯下的碎骨,用红绸布包上。此后,贺龙曾多次在人 面前摊开红绸布,动情地说:“这就是贺炳炎的骨头啊!”手术刚一结束, 贺龙马上命令撤下警戒部队,全军立即转移。
瓦屋塘一战,虽然把陶广纵队击退,暂时阻止了敌人的追击,但红军伤 亡约300人,原定的转移路线被迫放弃,于是,红军部队改道南进,攻取武 阳,绕过陶广主力。12月24日,红军从武阳折向西进,经过绥宁、洪江间 的竹舟口,抢渡巫水,进到湘黔边地区。
当红二、六军团渡过巫水抵湘黔边地区后,湘军前敌总指挥刘建绪于12 月25日再次调整追击部署:令陶广纵队向武阳、绥宁追击,令李觉纵队向 会同、靖县追击,令樊嵩甫纵队向洪江“分途堵截”,令汤恩伯纵队向花园 急进,令郭汝栋纵队“向黔阳前进”,同时决定将其前敌总指挥部由溆浦 移向洪江。敌企图在武阳、会同、靖县、洪江地区追歼红二、六军团。根据 敌情,26日,贺龙又指挥红二、六军团改向北进,进抵会同地区。
会同山区海拔较高,在1500米左右,崇山峻岭,绵延不绝,寒冬降临后,风雪交加,可谓“乱云低落暮,急雪舞回风”。全军指战员冒着风雷严 寒,忍饥挨饿,攀山越岭,兼程急行,与敌人周旋。12月27日,红军在黔 阳江西街、托口一带再次抢渡沅江,向芷江以西的冷水铺地区急进。贺龙指 挥两军团指战员忽东忽西,兼程急行,牵着敌人绕了一个大圈子,直到红军 兵临沅水,抢渡成功,随后紧追的敌人才恍然大悟。于是,敌军重新调整部 署,有的沿滇黔公路尾追,有的征集木船,沿沅水追赶。但敌军已被甩在后 边,红军得以从容西进。
12月28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就红二、六军团已渡过沅水等情况 致电朱德、张国焘:“(一)我军因在隆[龙]回司地区不便作战(樊、李两纵 队靠拢),经赛市、洞口、高沙市向西转移,二十三日在金屋厂、瓦屋场 之线与敌陶纵队接触。因敌先日到达,我军未施猛攻即撤退(伤亡三百余 人,缴枪六十余支),转经竹舟江、麻塘渡巫水,再由江西街、托口于本 日全部渡过沅水。(二)最近五天行军,因天雪、路滑部队颇皮[疲]劳,落 伍、吊[掉]队颇多。(三)在龙回司地区我六师曾击溃保安团五个营,缴枪 七十五支及小无线电一架。(四)我们决争取在芷江、晃[县]间休息三天, 准备在湘黔边地区寻求机会反击尾追之敌。(五)一、四方面军最近行军和胜 利情况,盼告。”
由于红军行动忽东忽西,使敌难以准确判断红军意图。当时,敌判断 红军有“进攻贵阳”的意图,又觉“企图未明”。为了迷惑敌人,引敌北 调,29日,贺龙指挥红二、六军团改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向黔阳西北之罗 浦田以西、原神场以北地区集结,同时声称红军将经芷江、麻阳返回桑植地区。30日,红二、六军团北围芷江, 一部向黔阳佯动,主力向冷水铺方 向前进。
1935年12月31日,红二军团指战员到达芷江以西冷水铺地区,把追 击的敌人远远甩开。贺龙下令人马于此休整,等待红六军团的到来。红二、 六军团于芷江会合后,时值1936年元旦,芷江一带为富庶之地,战士们杀 了许多土豪家的肥猪和鸡鸭,还举行了联欢会,指战员们高兴地在这里度过 了元旦。
奉蒋介石之命参加追堵红二、六军团的湘军何键、刘建绪“怕红军留在 湘西,希望能送出去为好,所以只是在红军后面堵”,因此,红军取得了 南下湘中后暂时的主动。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认为有必要对今后的行动进行 研究,确立正确的指导方针。于是,在部队抓紧时间休整期间,1月4日, 省委和军委分会领导人在冷水铺附近的龙溪口召开了会议。会议分析了形 势,总结了突围转移一个多月来的政治工作,研究了下一步行动计划,明确 提出在湘黔边以决战的胜利建立新根据地的任务。
当时,追击红军的敌军前敌总指挥刘建绪坐镇湘西南重镇洪江,正催动 各路人马加紧追赶:敌樊嵩甫纵队先头部队已过榆树湾,即现在的怀化;而 郭汝栋纵队主力尚远在麻阳附近,距离红军驻地冷水铺至少还有4天的路 程;汤恩伯纵队进抵金屋塘后便停止前进,准备返回宝庆防范广西军阀。这 时,离红军主力最近的是湘军李觉纵队和陶广纵队,特别是李觉,因为“守 备不力”受了处分,所以这次格外卖力,其中以章亮基的第16师最为积极, 以4个团的兵力正单独从芷江向晃县前进。这是一个有利的战机,为此,贺 龙、任弼时、关向应决定组织便水战斗,予敌以重创,以打开创建湘黔边根 据地的局面。按照龙溪口会议的决定,贺龙命令红5师进占玉屏、晃县,作 为红军的临时后方:同时,派出少数部队向北活动,迷惑敌人,隐蔽红军的作战意图;主力部队隐蔽集结在晃县、龙溪口一带进行战前整训。
1月4日,李觉派保安第13团一个营首先渡过沅水,占领新店坪、便水 地区后,即控制制高点,放出警戒,架设浮桥,构筑工事,为主力部队渡河 做准备。第二天早晨6点半,章亮基第16师从岩田铺、裴家店地区开出,沿 芷晃公路西进,企图经便水、波州向晃县追击红军主力。李觉亲率第19师 和第63师(各欠一个旅),同时由竹坪铺、芷江地区出发,在第16师后边 跟进,前后相距约一天的行程。
红二、六军团察觉到李觉纵队动向后,见时机成熟,决定集中主力,在 运动中歼灭敌先头部队,计划将敌第19、63两师隔绝在沅水以东,集中兵 力打击渡过河来的章亮基第16师。
1月5日8时,红二、六军团由龙溪口、晃县地区出发。下午2点半,红 六军团在上坪、对河铺之间与已超过新店坪的敌第16师先头一个旅遭遇, 战斗十分激烈。4点,红二军团赶到,红4师向敌先头旅右翼实施突击,红 6师按原计划向便水敌渡河点迂回。这时,湘敌第16师另一个旅也渡过沅 水,进到了新店坪地区,红6师进到新店坪西北地区就为敌人所阻。红军发 起猛烈攻击,予敌以重大杀伤,但由于红军是先后投入战斗,兵力没有及时 高度集中,各部队进展很慢。
6日凌晨,敌李觉指挥第19师从后边增援上来,在便水一带接替孤立 无援的章亮基所部。随后,敌陈光中旅也于早晨6时左右增援上来。敌军力 量骤然加强,但红军主攻部队并未示弱,红17师第51团在贺庆积的指挥下, 打得非常英勇,并一度突入敌军防守阵地纵深,处于敌右翼的红16师曾全 力以赴,给予策应。可惜红军兵力不集中,后续力量也不强,没有及时地赶 上去巩固战果,扩大阵地。结果,他们在敌人增援部队的猛烈炮火反击下, 伤亡很大,被迫撤回原来的阵地。
便水战斗是一次消耗战,红军伤亡1000多人,红4师参谋长金承忠、第 11团团长覃耀楚牺牲。便水战斗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战斗 计划不周,没有估计到敌人正面3个师来得这样快,也没有预料到陶广纵队 会向龙溪口方向迂回,原想只打敌一个师,结果发展成为打敌人3个师。再就是两军团动作不够协调,进入战斗和撤出战斗都缺少配合。此外,在整个 战斗部署上,对翼侧保障没有充分给予重视,也给战斗带来了不利影响。 但便水之战也予敌重创,制止了敌军的追击,使红军得以从容转移,取得了 在江口、石阡等地休整部队的时间。贺龙风趣地说:“人怕老虎,不知道老 虎也怕人。”任弼时说,为“适应我军在湘黔边创造新根据地之总目的,决 心在晃县、芷江间反击尾追之敌,以求得新的有利局势之开展。便水战斗未 能取得预期的胜利,仅给急追之敌以创伤(敌我均伤亡在一千左右),但表 示我军有战斗能力与决心,使其不敢轻于猛进”。
红二、六军团撤出便水战斗后,继续向北转移。蒋介石又做出关于在 乌江以东地区围歼红二、六军团的部署:“一、着刘总指挥建绪,率樊纵队 (28师、97师)、李纵队(16师、19师、63师)、郭纵队(26师、独立34 旅)仍跟踪追剿。二、陶纵队(15师、62师、新34师)即移至保靖、永 绥、秀山,迅速构筑强固工事、封锁线,堵匪北窜。三、郝(梦龄)纵队(47 师、54师)即至后坪、思南间,沿乌江堵匪西窜。四、许绍宗部,除一部 即构筑秀山、沿河间碉堡线外,主力集结秀山附近。五、汤纵队着在宝庆 集结待命。”
由于敌情的变化,红二、六军团放弃经贵州镇远进入石阡、镇远、黄平 地区的计划,改由玉屏、龙溪北移,再绕道进入上述地区。北上转移途中, 红六军团一部在田心坪歼灭企图阻拦的黔军蒋在珍新8师的一个营,冲破敌 人阻挡。1月9日,红六军团占领江口;1月12日,红二军团占领贵州石阡。
至此,红二、六军团转战湘黔边地区,历时一个多月的艰苦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在湘中围歼红二、六军团的阴 谋,胜利完成了向石阡、镇远、黄平地区转移的预定战略任务。红二、六军 团在江口、石阡一带进行了为期7天的休整,扩充新战士800多人,人力、 物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
1936年元旦刚过,最后一批长征的红军第二、六军团,甩开了强大敌 人的重重“围剿”,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消灭“江南孤军”红二、六军团于武 陵山中的美梦,主力部队已从湖南胜利进入了贵州。
在对红二、六军团怀有特殊感情的贵州石阡县,这天,江西会馆和湖南 会馆的大院里,格外热闹。炊事班班长喜气洋洋地为贺老总和任弼时政委, 满满端上大盆贵州腊肉和血豆腐,另外还有一大碗贺老总最喜欢吃的猪耳 朵。贺老总一进院门就唠叨着说:“好久没有见到这东西了!”没等饭来, 他就抄起筷子,伸入大碗。正在这时候,侦察科科长谷志标快步进来,高兴 地报告道:“18师回来了!张振坤师长已经从江口往这里来!”
“不许动!谁也不许动。”贺龙把筷子缩回来,往桌子上一拍,指着菜盆 和菜碗对炊事班班长喊道:“把它们全收起来,慰劳张振坤!”
1935年11月,在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湘中突围的前夕,红18师即在 师长兼政委张振坤的指挥下,开始了坚持苏区斗争、钳制敌人、掩护红军主 力突围的艰苦历程。
红18师是在湘赣苏区斗争时期创建的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长期 的革命斗争锻造了这支部队敢打硬仗、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红军主力从湘 鄂川黔苏区转移前,该师进行了整编,将师属第52、第54两个团拨归红16 师的建制,分别改为第46团、第47团。红18师的主力仅有红53团,约1500 余人,后来又以地方游击队700余人为基础组建了第52团,加上省委机关、 师直机关和分队、后方医院等,全师约3000人。这中间,红53团是支老部队,战斗力强,有战斗经验。红52团则是由湘鄂边独立团和龙山、桑植县 独立营以及大庸、永顺、保靖县区游击队新编而成,武器装备低劣,缺乏实 战经验。
张振坤,曾在中央根据地瑞金上过红军学校,在几次反“围剿”战斗中, 逐步锻炼成精明强悍的指挥员,特别擅长迂回包抄、以少胜多的游击战术, 是湘赣苏区斗争时期有名的“游击专家”。他跟随红六军团从江西出发,转 移到湘鄂川黔边区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合后,为扩大和巩固根据地立了 许多功劳。
长征开始时,红二、六军团的战略意图和红18师的行动方针是保密的, 但全师指战员从各单位首长的简要动员和实际感触中,已经知道面临的将是 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恶仗。指战员们响亮地提出了“四不怕”的口号,即: 不怕强大的敌人,不怕险恶的环境,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一致 表示,要在各级首长指挥下,依靠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支援,群策群力,坚决 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
1935年11月上旬,红二、六军团突围前夕,张振坤和樊孝竹即分别率 红53团和红52团各一部,打着“二军团某师”、“六军团某师”的番号,从 龙山茨岩塘、兴隆街一带出发,向西南保靖县方向发起佯攻。由于红军主力 转移前夕严密封锁消息,敌人对红18师的佯攻不知虚实,纷纷撤向酉水沿 岸,蛰伏于主要城镇中,据隘口凭险固守。
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向东南方向转移时,红18师又突然掉 头向西北方向猛攻,摆出要攻打湘鄂边龙山、来凤两城的架势,弄得敌人 一时摸不清红军的虚实和意图。鄂敌徐源泉部和军孙连仲第二十六 路军,正欲追赶红军主力,闻讯之后,急忙调整兵力, 一面固守龙山、来 凤两座城池,同时调兵遣将,向茨岩塘的茅坪、兴隆街一带进逼。徐源泉 部第24师、独立第28旅,陶广纵队第62师,李觉纵队第19师,陈渠珍的 第34师两个旅,以及大批军杂牌部队趁红军主力转移之后,向根据地蜂拥而来。
茨岩塘与兴隆街一带,是根据地的中心,张振坤率部队离开此地时,便 作了安排,留下了小部人马凭险守卫。就在张振坤、樊孝竹率领部队南北驰 骋,牵着敌人鼻子转的时候,红53团2、3营及52团一部,在龙山茅坪开 展了积极防御战,摆出保卫根据地的架势,以拖住敌人。
茅坪,是当时湘鄂川黔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又是湖南龙山和湖北来凤之 间的交通要冲,海拔千米以上,崇山峻岭,树高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 攻。红军战士从当地群众中了解到,当年太平天国军队曾在这里守住山坳, 用竹子削成竹签,摆下竹签阵,使龙山、来凤的清兵寸步难行。团首长高兴 地说:“这是个好办法”,迅即布置机关、部队赶制竹签,周围群众闻讯后, 也主动协助制作。几天之后,指战员们将制作好的大量竹签,利用黑夜巧妙 地插在半山腰的主要阵地前沿,静待敌人前来就范。
11月21日上午,敌纠集了十几个团的兵力,在重机枪、迫击炮的掩护 下,向红18师53团扼守的茅坪、兴隆街一带发起进攻。敌人先派飞机进行 侦察,接着对茅坪红军防地实行狂轰滥炸。只见树木横飞,泥石乱崩,但红 军损失不大。下午4时许,300多敌人,在迫击炮、机关枪掩护下,向红军 阵地左翼迂回进攻。红军战士凭借高山险地,依托壕沟工事,沉着冷静地待 敌前来。当敌人进至竹签阵中心地段时,只听一声令下,战士们用步枪、机 枪、马尾手榴弹和大小石头,一阵突然猛打,敌人吓得四处逃窜,恰好陷入 红军竹签阵,跑也不行,爬也不行……敌兵败下阵后,红军战士们跳出工事 收缴敌人丢下的武器时,发现敌人除被枪弹毙伤的以外,有的被竹签穿破了 肚子,有的戳瞎了眼睛,有的半死不活地插在竹签上求饶命。经此一役,敌 军被迫退往龙山城内,几日不敢出动。
红18师在原有根据地内坚持斗争,不但吸引了大量敌军,而且使敌人 产生了一个错觉:红军主力在此之前,曾两度离开基本根据地,西出湖北, 东指津市、澧州,战后都返回了原有的根据地;红军主力这次南下湘中时,还在原地派了个留守师,估计红军不久就会回来的。这就为红军主力胜利地 突出敌人封锁线、顺利地实行战略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1月下旬到12月初,红18师不断收到无线电波传来的捷报:红军主 力突破澧水封锁线,突破沅江封锁线,占领沅陵、桃源、辰溪、泸溪等重 镇,进至溆浦、安化、新化、蓝田、锡矿山等湘中地带。主力部队的这一系 列胜利,进一步鼓舞了全师指战员的士气。
12月初,敌新编第34师周燮卿等部,避开红18师坚守的茅坪一带阵 地,从兴隆街、望乡台、水沙坪一线向茨岩塘进攻。面对敌人疯狂的进攻, 师长张振坤镇定自若,运用游击斗争经验,率领全师,以灵活多变的游击战 术,在龙山、永顺、桑植边境的深山密林之中和敌人兜圈子,使敌人始终没 能占领根据地的茨岩塘中心区。但是,敌我态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红军, 敌军四面压境,根据地日渐缩小,斗争越来越艰苦。从12月4日到7日,红 18师指战员利用熟悉的地形、山势和敌人在指挥上不统一的弱点,经过4天 4夜的浴血奋战,终于从茨岩塘东北方向突出重围。
突围之后,张振坤、李信等人进行了研究,打算北上经桑植去湖北鹤峰 开辟新的根据地。鹤峰曾是贺龙领导创建的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按照计划,部队向东北方向转移,于12日抵桑植城 以北的鹿耳口宿营。据侦察,在红18师前方驻有一个团的敌军。师部决定 把这个团端掉。13日天刚麻麻亮,张振坤把机关、野战医院及电台队安置 在鹿耳口附近的一个山头上,奠定临时作战后方,然后率领主力进攻敌人。 上午9时许,红军在苦竹坪与敌军接火,一场激战,消灭敌人百余,缴枪一 百多条。不料敌方的枪声越响越密,敌人越打越多。原来他们遇上了孙连仲 第二十六路军的主力,有6个团。于是,张振坤带领部队边打边撤,直到黄 昏前才脱离敌人,又撤至鹿耳口。这时,又听到鹿耳口南面的山头上不断传 来枪声。原来,当红18师主力开往苦竹坪时,约莫一个营的敌军,尾随上 来,想抄后路,这一情况被正在南山上察看情况的电台队队长黎东汉发现, 他马上带着电台队和机关里能够作战的人员共约一个排的兵力,在山头上选择了有利地势,阻击敌人,直到红18师主力撤回鹿耳口以后才把敌人打退。 此时,去鹤峰的路上驻有大量敌军,堵断了前进的通道,北上已不可能了。 鉴于这种情况,师部决定放弃去鹤峰建立新根据地的计划,挥师南指,另谋 发展。
12月15日晚,军团部贺龙、任弼时电告张振坤:湘鄂川黔军委分会已 经决定红二、六军区向贵州的石阡、镇远、黄平地区转移,红18师已经完 成了钳制敌人的任务,在情况许可的条件下相机突围,与主力部队会合。张 振坤接到命令之后,即命令红18师进行了休整,并召开了动员大会。张振 坤在大会上说:“一个多月以来,几十倍于我的敌人对我们18师进行了疯狂 的‘围剿’,我们边走边打边‘扩红’,部队虽然减员千把人,但我们越打越 坚强了。现在,贺(龙)萧(克)首长决定去贵州,我们必须马上迂回西出去贵 州同主力会合。要多打几双草鞋,同敌人比比脚板劲。不过敌人是不愿乖乖 地让路的。我们要用我们的计谋和手中的枪杆子打出一条路来,用我们的铁 脚板踩出一条路来。”
部队在陈家河做了一天准备工作之后,于12月16日在陈家河渡河。正 在这时,匪首王必轩勾结大批正规军和地主团防部队尾随上来,向红 18师展开了扇形攻势。在险恶的形势面前,张振坤沉着镇静,一面派一部 前去阻挡敌人的进攻,一面指挥主力强行渡河。当地群众和船工给了子弟兵 以极大支持,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以最快的速度,把子弟兵一船船地送到对 岸。当敌人号叫着赶到河边时,红18师已甩开敌人,向莫家塔开进。在行 进中,他们将苦竹坪、陈家河两次大的战斗的情况电告了军团部。当晚,红 18师抵莫家塔宿营。12月17日,部队从莫家塔出发经长岭岗折向永顺县境, 途中在盘龙与敌人稍有接触,下午抵龙家寨宿营。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对红18师的处境极为关注,不断用电台指示方向,通报主力部队的战绩,鼓励他们坚定必胜的信 心,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早日同主力会师。在敌人层层封锁的情况下,张 振坤率领部队利用夜间行军,以缩小目标,通过敌人的封锁线日凌晨,部队踏着月色继续前进,很快到达招头寨以北的马鬃岭附近。
马鬃岭是通向湖北的交通要道,地势十分险要,难以逾越。敌周燮卿旅 已在山上修筑了许多碉堡,并堆设了几道鹿砦,上面系着牛铃。敌人就凭着 有利地形和暗设警铃,自吹“白天观四方,晚间听铃响”。
夜深人静之时,红53团和师部乘夜疾行,顺利地从敌碉堡下通过,敌 人毫无觉察。可是,走在后面的红52团等部队,沿着崎岖山路行进时,把 红军先头部队用树枝、石头设置的路标踩得模糊不清,误入敌人警戒区,碰 响了鹿砦上的牛铃,惊动了敌人。附近的一座敌堡首先开枪,紧接着枪声大 作,敌人封锁了所有的交通要道,控制了制高点。红52团大部和电台队、野 战医院等部被隔断了。这时,驻在招头寨的敌军也闻声蜂拥而至,战斗空前 激烈。天已经亮了,被隔断的队伍腹背受敌,加之红52团是由游击队改编 不久的部队,武器装备不好,新兵多、缺乏战斗经验,尽管他们在强敌面前 十分勇敢,毫不屈服,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而大部壮烈牺牲。
电台是红18师和主力联系的纽带,至关重要。张振坤特地派警卫连保 护电台。电台队和警卫连被隔在封锁线内以后,一百多人隐蔽在山脚下的荆 棘丛中。待枪声稍稍稀疏后,便迂回到马鬃岭侧后的开阔地区。开阔地有几 百米宽,近千米长。没有砍倒的枯黄的包谷林在朔风中沙沙作响。敌人以为 只有傻子才敢从这裸露的开阔地冒险通过,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大路上,放 松了对开阔地的戒备。警卫连和电台队估计到了这一点,合计了一下,急跑 只要三四分钟就能通过,决计不排队伍,拼死一冲,冲过去多少算多少。100 多名战士如突起的旋风般刮过包谷林。当他们将要跑到对面山脚下时,敌人 的机枪才掉过头来。战士们敏捷地隐蔽在岩石后面,开心地听着敌人在胡乱 地消耗机枪子弹。很快,电台队和警卫连赶上了主力部队。
突出重围的部队在张振坤带领下渡过酉水,进入湖北来凤县境内。12 月23日下午,红18师同敌周燮卿旅某团在来凤县的卯洞遭遇。部队的前卫已同敌人接上火,右侧山头也被敌人控制,山上的敌军正在气势汹汹地朝山 下俯冲,情况相当紧急。唯一的出路只有抢占右侧的山头,打开一个缺口。 参谋长兼红53团团长刘风率部执行这一任务。他和团政委余立金带着两个 营向山上冲去,一阵猛冲猛打,迅速占领了山头上敌人的三个前哨阵地,掩 护部队迅速翻过山梁,脱离了险境。然而,刘风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右腿被 打断。在部队日夜行军的情况下,不但治疗困难,而且坐担架随军行动,也 给部队的行军作战带来了很大不便。后来,在刘风的一再要求下,经张振坤 同意,部队行至湖北来凤和咸丰两县交界的向家寨时,便把刘风安置在一个 叫盛德付的农民家里休养。张振坤亲自派了警卫员、卫生员各一人照护他, 还留下了一些银圆。不幸的是主力部队转移不久,盛德付为了谋取刘风的养 伤费用,勾结几个歹徒,谋害了刘风和警卫员,只有卫生员侥幸逃出虎口。 刘风这位优秀的指挥员,没有牺牲在浴血奋战的战场上,却死在一群贪财的 歹徒手中,十分令人痛心!
12月25日,突出重围的红18师进至咸丰境内的忠堡附近,这里曾是 贺龙率红3军艰苦转战的根据地,又是不久前红二、六军团鏖战忠堡、活捉 敌司令张振汉的战场。红18师到达漫水后,当地群众给了子弟兵以热情的 支持。经过2个月来的艰苦征战,战士们在饥寒交迫、枪林弹雨中冲杀,体 力消耗很大。为此,部队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并进行了整编:撤销了红52 团的建制,将其余部连同省委机关警卫营合编为师部警卫营,以原红52团 团长樊孝竹接任红53团团长。部队稍事休整后,经上洞坪、龙坪进入宣恩 县境内。在晓关附近,部队又遭到敌樊嵩甫一个团的阻击。樊孝竹亲自率领 一个营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向东南方向撤退。激战中,樊孝竹不幸阵 亡,全营干部、战士高呼着“为樊团长报仇”的口号,同敌人展开了肉搏, 鏖战数小时,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
宣恩突围之后,红18师经咸丰进入黔江县境内,兼程南下。1936年1 月1日,红18师在唐岩河再次遭敌阻击,部队转移到咸丰、黔江交界的沙子场地区宿营。在这儿,张振坤命令电台马上同红二、六军团军团部联系。 电台队的战士打开机器一看,发现电台被摔坏了!收报机的4个线个,弹簧灯座也破成了两半,工具、备件、波长表都丢了,剩下的只有队长 黎东汉包里的备份真空管和一把小刀。原来,在唐岩河时,张振坤率先头 部队同敌周燮卿部遭遇,张振坤为掩护电台的战士转移、突围,亲自与敌人 赤手搏斗,在打翻冲上来的敌人后,张振坤和警卫员、电台的战士顺着大雪 覆盖的山坡向下滑去,虽然脱离了险境,但电台被摔坏了。
失去同总指挥部的联系,大家都很着急,因为失去了联系,部队就简直 成了聋子、瞎子。电台队的战士是我军的第一代通信兵,由于没有经过正规 的训练,一般只会用不会修。为了胜利,就得尽快地同上级取得联系,就非 得修好电台不可。师政治部主任李信亲自督阵,鼓励他们大胆干、细心干。 黎东汉壮着胆子打开电台的外壳,电子管摔碎了,幸亏还有备用的,可灯座 子摔碎了,怎么办呢?他正在无计可施的当儿, 一眼瞥见墙上挂着一把麻, 便灵机一动,把破成两半的灯座残片用麻丝缠起来,固定好,然后插上真空 管,安装完毕接通电源一试,好了,有信号了!张振坤高兴地说:“我说你 们能修好吧!看,不是修好了吗?多观察研究嘛!”
电台很快就与红二、六军团军团部取得了联系,得知红二、六军团已由 湘中移到湘黔边区的芷江、新晃、玉屏一带,还知道了四川酉阳、秀山一带 无大的敌军驻防。师部决定迅速南下寻找主力会师。由四川黔江进入酉阳, 在川黔边的南腰界当年红二、六军团召开胜利会师大会的地方,休息了一 天,又继续前进,战胜了敌人的多次堵截,于1936年1月9日赶到江口,归 还了红六军团建制。
1936年1月11日一大早,红18师指战员(这时只剩下六七百人)整理好 行装,缀好红五角星帽徽和红领章,排着整齐的队列,喜洋洋地向江口县城 迈进。中午,部队抵东太平场,与前来迎接之红16师46团3营会合。张振坤师长兴致勃勃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彩纸做成的欢迎标语,贴满街道两 旁。兄弟部队夹道欢呼:“欢迎英勇善战的红18师!”“欢迎顽强果敢、艰 苦奋斗的红18师!”“欢迎转战湘鄂川黔的红18师!”……两小时后,部 队赶到江口县城,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政治部主任张子意等领 导同志,和几百名干部、战士一道,出城几里地,在大路两旁夹道欢迎英雄 的红18师的到来。
战友重逢,分外激动。虽然才分别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彼此间就仿佛离 别了好多年似的,一个个眼里噙着热泪,久久地握手,热烈地拥抱,欢乐地 跳跃,沉浸在一片胜利的欢乐之中。当王震入场时,张振坤热泪涔涔地迎上 去与他握手。王震满面笑容,作了即席讲话,他说:“你们辛苦了,你们出 色地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的任务,全军感谢你们!我代表军团首长和领 导机关来欢迎、看望大家。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发扬突围中英勇奋战、坚决 顽强、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
江口县城很小,军团首长为让红18师驻进县城休整,特意指示红17师 师直和红51团搬到城外驻扎。红18师部队刚驻下,军团部立即发给每连半 头猪肉,每人5角银币(补发元旦过节费)。第二天,军团首长还请来当地 最有名的厨师炒菜,设宴招待营以上干部,并给全师所有人员加发菜金,改 善伙食,以示慰问;同时,正式宣布红18师归还红六军团建制。
几天之后,总指挥部在石阡县城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贺龙总指挥一 走进会场,就问:“我们的‘游击专家’张振坤到了吗?”张师长立即站起 身来,响亮地回答:“到!”这时,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谭家述、 夏曦、李达、甘泗淇等首长都笑了起来,全场热烈鼓掌。贺龙在会上对张振 坤说:“你们是有功劳的,你们的行动牵制了敌人,使主力行动没有后顾之 忧。你们胜利地完成了总指挥部交给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虽然你们的人 数不多了,但是,能从敌人的心脏里打出来,表明了你们的坚强、勇敢!红 军是打不垮的。同志们,你们了不起啊!”
红二、六军团退出湘鄂川黔根据地,是主动地、有计划地进 行的,不是流寇式的单纯军事行动,也不是搬家式的消极逃跑。我 们吸取中央红军及六军团自己的经验教训,退出时行李简化,只 带一两天米,轻装前进。只要是有胜利的把握,就坚决勇敢地打 仗。打好仗,就可以休整(多则十天半月,少则也三两天),就可 以扩大红军。
我们的运动方向是向西。为了迷惑敌人,则故意向东南,也就 是古代兵法讲的“声东击西”。